一年多来,机床行业缓慢回暖,很多企业的订单接到手软。
然而,对于有些历史悠久的老牌机床企业来说,却进入了永不回春的寒冬。
大连机床破产,且欠债200多亿、涉嫌骗贷6亿元。
长征机床破产重组。
昆明机床退市。
……数控铣床7120
接二连三的“情理之外,意料之中”接踵而至,且不论还在艰难前行的部分老牌机床企业。
一次次的震动与阵痛,引得行业哗然。由于垮掉的一些机床企业是上市企业,因此也引起了更多领域的关注,各财经类媒体也用比机床界媒体更为犀利的笔触从另一个角度记录着发生的一切。
同时,这一切也惊动了一些早已退居二线的机床行业老领导。他们痛心疾首,奔走、努力,凭着对行业的深厚情感希望能为行业做些事情。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是最近发声最多的老领导之一,也数次委托机床杂志社整理、发布其文章。前天,80多岁的沈部长刚刚出差回来就致电机床杂志社,确认大连机床及昆明机床有关情况,其焦急令人动容。
下文为沈部长最新撰文,由于机床杂志社专注深耕机床行业60余年,沈部长希望能让更多机床行业人士看到此文,认真反思。
错已铸,过已成,能为后事之师也算起到最后一丝作用。
昆机退市
文章开头说明“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于1936年,新中国成立时1953年1月更名为昆明机床厂”,“1954年就研发出T68卧式镗床,此后相继研制开发出200多种科技产品”,其中:
140多种属于“中国第一台”,
公司产品曾荣获80多项科研成果奖,
18次部以上质量奖,
1994年昆明机床厂在上交所挂牌上市,
成为云南国内A股和香港H股的公司,
至今仍是云南省和国内机床行业中,
唯一在境内外上市的公司!
我过去曾多次点赞昆明机床厂,它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精密机床会战”中,研制出圆刻线机、长刻线机 、T4163及T4280高精度坐标镗床,与上海机床厂在行业内被誉为“两颗明珠”。
昆明机床厂
这个惨痛的教训值得反思总结。现在昆机的领导班子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及财务等重要部门负责人都是沈机集团派出的。
沈机集团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们及董事们该负什么责任?
监管部门又要负什么责任呢?
据称,昆机的财务十分困难,生产工艺装备老化得不到更新,却投入巨资建设超万平方米的重型厂房,准备生产沈机集团收购的德国Schiess的重型机床。很多人反对此事,因为生产出的重型机床连铁路上的山洞都无法通过!
大连机床厂
一封信:“成也领导,败也领导”
笔者在2017年12月16日写过一封信,现摘录信中部分内容:
“据网上流传和行业内传递的信息,在机床行业内出了两大新闻,震惊了业界:一是‘大连机床厂破产了’,二是‘[重磅]国务院八部委联手支持,沈阳机床要搞大事情’。虽然事情是否属实有待求证,但两家机床集团确实是中国机床工业的“巨无霸”。
据美国金切协会2006年统计,沈机集团位居‘世界机床500强’第一或第二,大连机床集团位居第八。沈机集团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改革、重组、改制、上市,但仍是地方国营企业属性。而大连机床集团经过重组、改制、变为一个民营企业属性了。近年来,坊间早有一些传闻,实际情况不得而知。但我在2014年5月1日劳动节写了一篇‘从现实与历史剖析机床工具行业如何走出困境’一文中提到过一些蛛丝马迹的现象,并于6月16日给主管部门写信报告,三年后即出现了这种情况,既在我意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
机床工具行业的脱困问题
机床工具行业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沈机及大连机床等竟然如此,值得主管部门深思。沈机、大连机床还是04专项中被重点支持的单位,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说明,单从技术与资金层面出发解决不了机床工具行业的脱困问题。这值得主管部门、联合会及行业协会思改。我询问过有关方面,都说无能为力了……
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实现强国梦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人担当、解决这些棘手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成也领导,败也领导。
此后,我多次与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反映我的意见:首先要从体制机制上拯救与解困在国内有重要地位的昆明机床厂等企业,但事实证明,没有效果,这充分说明市场机制是残酷的。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中,又连续发生了上市公司华东数控被威海市民营企业威高接盘;陕西的汉川机床又陷入困境,面临破产的危险等。行业内议论纷纷,下一个会轮到哪一家机床工具企业?
经验与教训:浴火重生需“革自己的命”
经验仍可贵,教训价更高”,一个企业的兴衰,内因是主要的,当然外因也是重要条件。希望游走在盈亏边缘或还处在亏损状态的、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领导,敢于找准问题之所在,善于反思,勇于亮剑,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脱困。革自己的命是痛苦的,但为了“浴火重生”,必须迎难而上,否则只会重蹈前人的覆辙。
我了解一些企业的领导,他们不是不想脱困,但重重的外在因素,困住了他们的手脚,这就需要主管部门或监管部门为企业排忧解难。从有些企业领导反映的情况中能听出,现在“雪中送炭”的人太少了。
沈阳机床厂
机床工具行业中除少部分分行业如成型机床行业态势良好之外,多数分行业及企业应该正确评估自己:到底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这不能只看一两台研发的样机、样品,而是要看产业化的水平、盈利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化比研发样机、样品更困难,有的企业,其样品、样机就跨不过这“死亡之谷”变为商品。所以不能单用样机、样品来衡量我们的水平。没有市场的企业是活不了的,没有效益的企业也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大家用习近平新时代现代经济体系思想的两个目标:质量第一、效率优先来衡量我们与先进国家对标企业间的差距。不承认落后与差距,就不能发展与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机床人”的积极性。一些著名企业的领导人、技术骨干都离开了,特别是具有实际经验及掌控技术诀窍的技术工人、技师、工匠,纷纷离开行业。他们或自己创业,或为外资企业打工。
在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能看到很多为外资企业服务的中国人都是行业精英,他们对我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知根知底,这就加剧了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些企业的人心散了,人员走了,这是最可怕的。
百年树人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按照十九大的精神我国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外资企业已完成了在中国本土的布局,中国制造业所需的机床工具装备都可以在国内买到,不知我们的机床工具企业从思想上、策略上和措施上做好应战的准备了吗?
这只能靠实践来证明了。
笔者早已超过84周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呼吁与叹息!